光缆线路长度由2005年的407万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995万公里,年均增长19.6%。
大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回顾过去,我们创造了不平凡的光辉业绩。
继续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巩固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成果,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制定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民间投资的一系列政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为全体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一是在基层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四是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建立巩固的国防,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但是美国人并非傻瓜,还不至于傻到以为光印钞票就能解决问题。
坐拥石油的阿拉伯人决定,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就从其他地方去获得。因此,美国需要大量的世界资本回流美国,才能保持其正常经济生活的流动性,否则,大部分美国人刷卡透支的好日子就难以为继,因此,美国不怕经常项目逆差,惟恐资本项目逆差。美国是全球的金融中心,纽约是美国的金融中心,而华尔街是纽约的中心,世贸大厦则是中心的中心。1980年之后,美国人连打了四场战争,除阿富汗战争之外另外的三场战争,美国人的战争准备时间都在半年左右,这意味着美国打一场局部战争需要半年的准备,但是阿富汗战争却是个例外,不到两个月就仓促打响。
走到这一步,美国人设计出的这个新型帝国渐渐开始显现出轮廓,这就是人类帝国史上从未出现过的金融殖民帝国。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所有投资者的信条,但同时既要获利,还要安全的获利,如果不安全,宁可不投资,这也是投资者的信条。
因为只要在产油区打仗,油价就会上升,美元的需求也就会随之上升。这就是经典的殖民帝国模式。这使美国陷入了空前的窘境。接下来,美国人惯用的通过军事手段改变别人的投资环境,用炸弹像驱赶羊群一样驱赶资本的情况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了,一个星期之后,滞留香港的2000多亿热钱从香港抽逃,最后去了哪儿呢?又去了美国,4000多亿热钱全部流到了美国,去支持美国已经连续90多个月的经济繁荣,一直到小布什上台,这个经济繁荣期才告结束。
人类自有帝国历史以来,从罗马帝国到大英帝国,基本上都是以一种相似的方式完成帝国积累财富、消耗财富的过程。1973年的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美国人当然懂得,超量印钞就是自掘坟墓。购买美国国债使巨量的美元回流美国,也使美国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债务国。
编者按:《超限战》之后,乔良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金融领域,这看似不务正业,实则与他的主攻方向战略研究领域并行不悖且密不可分。比如说联合国,再比如说关贸总协定(即后来的世界贸易组织),就是在他的主导下创立的。
美国人的好日子也有到头的那天。这场战争发生的时间是1999年3月,但耐人寻味的是,1999年1月1日,发生了另一个重大事件:欧元正式启动。
即便是以超音速飞行的舰载机,也同样跟不上。所以说,表面上看,两次伊拉克战争都和石油有关,但实际上主要是和美元有关。原准备生产140架C-17环球霸王这种飞遍全球不加油的运输机,现在不生产了。美国毫无疑问记取了这个历史教训:如果一个国家的崛起,一定要从老牌殖民帝国那里虎口夺食的话,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战争,而其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最后徒使他人得利。美国急于发展全球快速打击系统的目的,无非就是要用军事手段这个快变量,像当年航母控制海上物流一样,控制全世界的资本流。另一根是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
当然,美国人比全世界都清楚,用这种方式聚敛的财富,仅仅靠全球产业大分工是不够的,甚至再加上石油与美元挂钩也还不够,还需要一个非常强有力的手段,如果没有这个手段,美国不足以从世人手中掠走那么多的财富,而这个手段就是天下第一的军事实力。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一个叫做布雷顿森林的小镇上,盟国的财政部长、央行行长和少量经济学家云集在一起,经过几番激烈争吵,讨价还价,商量出了一个世界货币体系,这个货币体系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原定建造33艘新型驱逐舰,现在变成3艘。美国政府向全世界承诺,每35美元可以兑换一盎司黄金,那个时候的美国可以说是志得意满,因为这个时候的美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储备,世界上80%的黄金都捏在美国人手里,与此同时,美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军事机器。
有了这两根支柱,就能确保美元的信用,美元就可以作为硬通货在全世界畅通无阻。当全世界需要更多的美元去购买石油时,最高兴的当然除了产油国,就是美国政府了。
但,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20多年后德国再度崛起,再次向老牌殖民帝国发起挑战,又再度失败了。为了保持资本项下的顺差,美国会不惜动用战争手段,去打坏别国、别的地区的投资环境,像驱赶羊群一样,把美元驱赶回美国。据说,上一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就职当天,就曾告诫他的同僚:在这里(美联储)你们可以谈论一切,就是不许谈论美元。
打阿富汗不是为了反恐,而是要打回全球资本对美国投资环境的信心从以上例证,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发动的战争和其他国家间发生的战争,从目标到方式再到结果都很不相同。过去每印35美元都要准备一盎司黄金,现在起码从理论上说,想印多少就可以印多少。
这意味着美国拥有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向全世界征收隐形铸币税的权力。原准备用140亿美元部署TMD、NMD导弹拦截系统的拦截导弹,现在计划取消。
当大气层返回式弹道导弹或五六倍于音速的巡航导弹落在地球的某一点上时,这一地区的投资环境就会迅速改变,惊慌的投资者们会迅速把资金撤离这个地区,那么,撤离后这些资本会去哪里?总不能悬在半空中,总要有个去处。美国人可以用生产美元来过好日子,就此意义上说,美国人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就是金融生存。
因此,了解美国国家战略的最好办法,不是听美国人自己说什么,而是要了解美国的生存方式。学术研究常常是聪明人下笨工夫,历经数年探究,他仍自谦为外行,但他说,我一直从军事和战略的角度观察经济及金融问题,并且得出了自己的观察结果。更重要的还有布雷顿森林体系。俨然如醍醐灌顶,大彻大悟。
在这样一种历史的判断下,美国人希望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帝国模式,这种帝国一定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帝国,而又能尽享帝国之利。最后,连耗资130亿美元的总统直升机项目也下马了这一切都传递出了美国军力捉襟见肘的信息。
这个速度有什么意义呢?其意义就在于,它基本上可以跟上资本流动的速度了。这场战争打掉美国8000亿美元,相当于现在3万亿美元。
为此,五角大楼对其军事力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尽快建立全球快速打击系统。通过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人一举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